战友:探索兄弟情深与时代变迁中的忠诚与牺牲

admin

  摘要:金融科技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支付、融资、财富管理和数据信息四个领域,其中融资市场是竞争的决胜战场。银行为应对挑战,必须巩固和完善自身的三大优势,即信息优势、信用优势、资产转化和风险控制能力优势;从平台、数据、金融三方面入手,实现运营集中、系统整合、信息共享、数据挖掘,变身新型数据化银行。

  金融科技潮起,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支付、融资、财富管理和数据信息四个领域。银行为应对挑战,必须巩固和完善自身的三大优势,即信息优势、信用优势、资产转化和风险控制能力优势;从平台、数据、金融三方面入手,实现运营集中、系统整合、信息共享、数据挖掘,变身新型数据化银行。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4月21日在出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7第二届香港论坛时,在发言中作出如上表述。

  姜建清认为,金融科技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支付、融资、财富管理和数据信息四个领域。在支付领域,银行业的问题是对支付作为基础业务的认识要提高,要确立互联网思维方式,改变在新型场景构建的滞后局面,更好地平衡支付安全和效率便利两者关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软肋是缺乏金融信任,并早期在缺少监管的宽松环境下成长,对逐步收严变紧的金融监管准备不足。

  而融资市场是竞争的决胜战场。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仍未过好风控这一关,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信任短缺和风控软肋。而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虽然创新路径会有不同,但最终将殊途同归,在信用风险控制两端隔墙相望,谁能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并能最终能控制风险,谁才是最后的成功者。

  财富管理领域是未来的蓝海。智能理财将是竞争的重点市场,很多信息透明和标准化的理财产品适合于线上作业,以后银行柜员可能只处理那些复杂的理财业务。因此,未来谁能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抢占先机,赢得客户的信任,谁就能率先建立优势,进而形成强大的财富管理品牌。

  更深层次的数据信息资源争夺战刚刚开始。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信息的运用和开发上走得比较靠前,但相比银行,目前电商平台的数据仍存在较大局限性,更偏重于场景交易和社交信息,客户黏性不强,挖掘成本较高,缺乏商户在金融活动、项目发展、销售上下游、专业咨询、投资银行及国际化等方面的专业信息。银行虽有数据信息的历史积累和先行优势,但若不重视数据化建设,不补缺数据信息短板,缺少对客户行为、资金动态、市场及交易动态信息数据的把握,也会形成信息数据“碎片化”,坐享海量信息同时患上信息数据“贫血症”。

  姜建清指出,未来成功银行一定是数据大行,是数据分析、数据解读的优秀银行,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攫取价值。数据应用将从分散、被动、辅助的地位,上升为银行的经营核心和创新来源,成为银行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未来银行不是一个场所,但它一定会是不可或缺的服务。

  下附演讲全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银行创新

  姜建清/文

  全球化与技术创新是几十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两大推动力。尤其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以技术链接、资本链接、人才链接和信息链接为核心的全球化链接新模式。无物可孤存,万物皆有联。全球金融业随之朝着更复杂、更融合的方向发展,进入了高度互联的新时代,开启了大变革、大转型的新征程。

  多周期叠加下的挑战与格局

  当前全球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科技周期三个周期叠加的影响,正处于一个再平衡、再定位、再整合的新拐点。

  一是经济周期的影响。发源于十年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其深层次影响尚未根除,总体上看全球经济依然处在长期低速发展状态,具体表现为“五低四高”。所谓的“五低”:一是低增长。2008-2016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1%,远低于1980-2007年均3.6%的平均增速。二是低利率。主要发达经济体保持历史最低的利率水平,全球量化宽松的整体格局还在延续,负面作用逐渐凸显,退出导致衰退的风险难以预判。三是低通胀。宽货币、低利率下依然低通胀。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通胀水平有所回升,再通胀担忧上升。四是低就业。2016年全球失业率为5.8%,失业总人数2亿左右,发达经济体失业人数占全球失业总数约四分之一,国家之间就业情况分化明显。五是低贸易流动性。国际贸易年均增速趋降,2012年以来连年低于3%,贸易增长疲软成为常态。国际贸易增速低于全球GDP增速,贸易的GDP创造效应大大下降,甚至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

  所谓的“四高”:一是高政治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英国“脱欧”、欧洲主要国家大选、美国特朗普新政等都会给现有政策走向带来变数,投资环境日趋不确定,贸易和投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二是高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动荡起伏,政经风险双升,国际经济金融运行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三是高公共债务水平。为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这一轮各国更多依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杠杆的结果导致了公共债务危机的恶化,这是一个长期趋势,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对未来全球治理模式、各国政治过程和社会福利制度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四是高金融市场波动性。突发事件、政策取向引致的“黑天鹅事件”更加备受关注,世界经济环境愈加不明朗和不确定,经济增长可能反复上下波动,未来预期与前景更加难以预料,市场风险险恶程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舆论引导的预期心理期待加大。

  二是银行业周期的影响。银行业是顺周期产业,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发展速度显著放缓。2000年以来到金融危机前,全球银行业经历了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阶段。2007年底全球1000家大银行总资产比2000年底增长146%,其中2003年、2007年资产年增长率高达20%左右。随后几年内,国际银行业为危机前的盲目扩张付出了沉重代价。1000家银行总资产经历2009年的负增长(-0.9%)和2010-2012三年5%左右的低增长后,2013年至2016年增长率依然在零增长和负增长区域徘徊。相比中国银行业2015年和2016年总资产分别增长增15.7%和15.8%(余额226.3万亿人民币),呈现巨大差异性。截至2014年末,四大国有控股银行贷款余额均已超过花旗、汇丰、摩根大通等国际银行业大型机构。

  当前全球银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一是盈利增长“低速期”。危机爆发后全球银行业利润从断崖式下跌到缓慢回升。从本世纪初到金融危机前,全球1000家大银行税前利润增速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实现了快速增长。危机爆发后,2008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税前利润暴跌85.3%。到201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税前利润总和才超过危机前最高水平。2015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税前利润再次出现负增长(-1.8%)。中国银行业在改制上市红利期后,四五年内,从20%以上的年平均盈利增长,下降至10%以上,继而下降至个位数;ROE从高峰期的25%左右已经降至目前的15%左右。当前,经济持续疲软和企业经营困难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风险成本增加;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利差收窄,净利息收益率下降,面临资产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双重冲击。今后几年中国银行业盈利率会逐步降至正常年份全球银行业的平均盈利率(12%)甚至以下,高成本的中小商业银行的财务压力会逐步显现。若同时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风险处置能力又下降,一些银行可能会遭遇危机。

  二是国际金融监管“紧周期”。金融危机的教训让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监管当局对其现有监管体系进行反思,对金融监管体系实施“亡羊补牢”式变革,旨在改善金融体系的透明性和增强金融机构的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限制大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设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简称“TLAC规则”),确保银行在压力情景下具有充足的流动性。当前的全球性金融监管改革将进一步强化银行的合规经营,限制银行高风险偏好,约束银行业务创新,对国际银行业原有经营模式带来巨大冲击。

  三是结构调整与经营转型“阵痛期”。为应对危机,不少国际大型银行开始对业务结构、机构与人员进行布局调整,收缩高杠杆业务和低盈利板块,降低信贷资产总额,专注于银行核心业务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领域;改善资产流动性,降低资本占用,增加风险抵御能力,为抢占未来复苏中的金融市场先机积蓄能量。不少国际金融机构还减员撤点,以满足资本需求、维系盈利能力。可以说,全球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还处于一个“迷茫期”,新的战略、经营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正在探索,尚未形成。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改制上市后“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各项经营指标位列全球银行业的领先地位,但同样遇到发展瓶颈和亟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面临着实体经济高杠杆和银行高杠杆并存的局面。全球银行业所处经营环境日趋高杠杆化。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负债总额占GDP的比重,除德国外,其他主要发达国家自2000年以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美国从2001年的53.0%上升至2015年末的105.8%,日本目前已经接近250%。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企业负债水平持续上升。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正围绕“去杠杆”展开,但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及资产负债表“缩表”的后续效应能否承受,又引起普遍担忧。目前中国企业杠杆率过高问题较为突出,上升较快,已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经合组织成员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平均负债率为90%),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去杠杆的问题所在。由于中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在中国去杠杆的过程,是一把钥匙开两把锁。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金融表现为银行业要去杠杆。不仅银行面对巨大压力,近年来银行业之外的金融杠杆上升很快,透明度还较低。平衡好去杠杆和稳经济的关系是难点。

  三是科技周期的影响。银行业还面临数据信息技术变革的新周期。以云计算、互联网、移动化、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风起云涌,金融科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技术优势并构筑场景,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甚至是中介功能提出了全面挑战。20年前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体现为互联网对金融功能的沿袭,通过技术改造把银行业务搬到网上,把“砖头”变成“鼠标”,并没有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形态。而今天的金融科技则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从商品流掌握到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再延伸至银行支付、融资等核心业务领域,打破了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这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或替代,而会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甚至是中介功能形成全面冲击。社会对银行的传统认识有所改变,银行原有的规模、地域、网点等优势正在减弱,银行市场正在分化和快速演进,传统的银客关系正受到巨大冲击。消费者较大程度地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他们主动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不那么忠诚自己的开户银行,也不一定听从银行销售的引导,有些客户掌握的信息甚至不比银行销售人员少。新的金融市场格局正处于大变革、大整合、大演化的阶段。思维方式固化、习惯路径依赖、不适应数据信息时代生存环境的金融机构将成为竞争的失利者。

  1、金融科技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支付、融资、财富管理和数据信息四个领域

  支付市场竞争是竞争的前哨战场。目前数字化货币替代现金功能在加速,第三方支付通过场景构建,远程移动支付和手机扫码等近场支付成为争夺银行支付职能进程的重要方式。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总量超过38万亿元,是美国市场体量的五倍。目前在支付领域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势均力敌,两者在支付市场金额之比是520:26,笔数之比是365:440,并呈现相互渗透的趋势。银行在需较高信任、信用的大额支付市场占优,正向低信任、信用需求的个人小额支付市场进军。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反之,在个人小额移动支付方面已经占优,而且个人小额支付在不仅线上,在线下也越来越习惯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目前双方竞争还在延续,银行业的问题是对支付作为基础业务的认识要提高,要确立互联网思维方式,改变在新型场景构建的滞后局面,更好地平衡支付安全和效率便利两者关系。支付本质上是金融业务,支付的过程也伴随着信用过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软肋是缺乏金融信任,并早期在缺少监管的宽松环境下成长,对逐步收严变紧的金融监管准备不足。

  融资市场是竞争的决胜战场。当代银行理论将银行的职能定位于提供支付、资产转化、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及监督借款人。其中核心的功能是资产转化。银行在融资领域占上风,在两者有交集的小微企业融资领域:2015年末,中国五家大银行小微企业融资余额6.02万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融资余额3.82万亿元,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融资余额7.7万亿元,其他非银行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信贷余额占很低。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仍未过好风控这一关,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信任短缺和风控软肋。一些不自律的企业还败坏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风气,导致行业信誉受损。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虽然创新路径会有不同,但最终将殊途同归,在信用风险控制两端隔墙相望,谁能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并能最终能控制风险,谁才是最后的成功者。

  财富管理领域是未来的蓝海。支付交易是切入点,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步将支付账户与理财账户结合,推出基金买卖、收单汇兑、保险销售、缴费服务等业务,进入交易撮合、支付代理、资产管理等金融领域,走向了综合金融业务服务商,对商业银行基础性存款的分流和理财业务压力越来越大。较为典型的如余额宝,自2013年6月上线以来,截至2017年1月,余额宝用户数已超3亿,资金规突破8000亿元,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单只基金。互联网金融产品将“支付交易”与“资产增值”相结合,实现了分散、零星资金的“万涓成海”;相比而言,传统金融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制体制及创新活力的不足。未来,智能理财将是竞争的重点市场,很多信息透明和标准化的理财产品适合于线上作业,以后银行柜员可能只处理那些复杂的理财业务。因此,未来谁能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抢占先机,赢得客户的信任,谁就能率先建立优势,进而形成强大的财富管理品牌。

  更深层次的数据信息资源争夺战刚刚开始。商业机会就源自信息不对称,谁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控和利用信息资源,谁将成为商业的强者。互联网金融企业控制电商平台,运用金融科技,依靠场景掌握了用户的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而延伸至支付、融资等金融服务领域,最终成为信息服务提供商。客户的网上搜索、在线沟通、支付交易等行为,注册信息、交易信誉、社交关系及习惯偏好等数据被互联网企业获取,构成支付闭环,逐步形成对客户信息的部分优势。但相比银行,目前电商平台的数据仍存在较大局限性,更偏重于场景交易和社交信息,客户黏性不强,挖掘成本较高,缺乏商户在金融活动、项目发展、销售上下游、专业咨询、投资银行及国际化等方面的专业信息。银行虽有数据信息的历史积累和先行优势,但若不重视数据化建设,不补缺数据信息短板,缺少对客户行为、资金动态、市场及交易动态信息数据的把握,也会形成信息数据“碎片化”,坐享海量信息同时患上信息数据“贫血症”。

  2、去金融中介化的分析

  从历史的演变看,人类社会所有的行业都在变化之中。相比农业和手工业,金融中介行业不是最古老的。任何行业都会有替代者,银行业也不例外。几千年来,尤其最近几十年来银行业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客观上商业银行在所有金融机构中的总资产占比在下降。上世纪70到90年代,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及商业票据发展迅速,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挤压银行,造成欧美银行业数量大幅减少或破产,这一变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收购兼并,之后银行体系又趋于稳定。21世纪前十年间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遭受重大打击。欧美大型银行通过并购进一步集中化,经营处在相对稳定期,作为社会中介的地位没有多少变化。

  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蓬勃兴起,对银行业发展前景的担忧是去中介化。去银行中介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机构去中介化和业务去中介化。两者的涵义相同,是从不同角度对支付、融资及其他金融活动绕开、脱离银行中介,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或者通过非银行或者跨界机构和平台从事业务,替代银行功能。银行脱媒是去银行中介化的另一种说法,指在支付、负债、资产、渠道等方面“去银行化”。技术革命有利于减少信息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中介服务的需求并未减少,相反中介变得更加重要。未来中介机构或场所可能变化,中介服务模式和手段可能变化,但中介功能是不变的。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服务需要”,唯有坚持创新的银行,才不会因替代者的兴起而消失。

  加快创新实现转型 1、巩固和提升银行长期积累形成的三大优势

  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银行至今仍作为社会信用中介而生生不息,其中的奥秘在于历史演变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三大优势,即信息优势、信用优势、资产转化和风险控制能力优势。但三大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巩固和发展已有的三大优势。

  一是巩固和发展长期积累形成的信用优势。银行经历了长期积累与完善,形成了以社会广泛信任为基础、以经营信用为主要业务的专业中介模式,建立起安全可靠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持续进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库、巨额投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技术、多元专业的人才队伍储备,以及丰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战经验等诸多要素。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声誉有所下降,要深刻反思,切实遵循行业的稳健、审慎、合规的优良传统,坚持金融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普惠金融,维护珍爱行业信誉口碑。

  二是巩固和发展长期积累形成的信息优势。银行在长期承担信用中介的过程中,积累起了丰富而高质量的历史信息资源,且其掌握的数据一般是金融、财务、生产和市场类及信用违约等“强数据”,这类数据具有完整性、准确性、结构化和历史长度等优势,易于银行进行低成本的挖掘使用。银行擅长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具备风险甄别、风险定价、风险监测、风险处置等核心能力。银行在信息收集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安全实现资产转换,减少市场摩擦,促使资金供求匹配和有效配置,这就是融资中介的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中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尤其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各类欺诈风险频发,道德风险居高不下,信用市场摩擦和交易成本较高。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活动空间更加扩大,跨省市、跨国经营普遍、跨界经营常态、商业对手多变,金融中介多元,导致融资、结算信息碎片化,成为融资风险的高发重要原因。商业银行要成功实现资产转化和风险转移交易,需要掌握比交易对手更充分、有效的信息。

战友:探索兄弟情深与时代变迁中的忠诚与牺牲

  三是巩固和发展银行资产转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核心优势。银行作为中介,在存款、贷款人之间实现了聚小贷大、积短贷长的转换,实现资金空间、时间跨越和形态变迁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资产转化过程就是风险管理过程,要减少风险或风险不确定性,有效实现风险规避、消除、转移或处理,需有风险控制技能、团队和经验,需有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需有信息数据积累和处理分析能力。金融业愈开放、产品体系愈复杂、金融业参与国际金融的范围愈广深度愈大,对于专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就愈高。随着中小企业融资客户群体扩大,线下人工信贷作业成本昂贵,制约了业务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互联网时代金融交易的形态有所改变,小微企业融资小额化和高频化;客户数量、交易数量多但单笔业务规模小、期限短;融资交易要求速度快、便捷灵活。银行业要运用新型数据化信贷风险控制方式,提升风险甄别、监测、处置能力,提升成本核算和资产定价能力,持续进行技术和人才投资,以保持资产转化和风险管理的优势。

  2、加快向信息化、数字化银行方向发展

  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是金融和信息科技的结合。金融科技革命引发了货币形态从实物货币向虚拟货币方向发展;银行概念从支付融资中介向信息中介方向发展;柜台服务从人人对话向远程移动互动方向发展。金融银行与金融科有密切互动关系,最近几十年来所有金融创新的背后都有科技的背景。银行主动拥抱科技,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银行业从来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最新尝试者。当前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金融服务变得移动化和便捷化成为大势所趋。客户金融消费与渠道使用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银行不再是客户要去的地方而变成随时可得的服务。客户离店化势不可挡,到网点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越来越少,银行业务从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在本世纪的前20年内会完成。去机构、去人工是一个渐进但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国际上看,国外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呈现逐步收缩趋势。20年来,美国银行业机构从14000多家下降4000多家。从中国商业银行情况来看,移动互联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目前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达到90%以上。客户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比例逐年递减。客户到银行后70%以上是在智能设备完成的,柜面人工办理占30%以下。随着客户年轻化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016年末,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客户达到6.16亿户,其中网上银行客户2.39亿户,融e行移动端客户2.53亿户,电话银行客户1.25亿户;融e联注册客户达到6649万户,融e购B2C注册客户数5632万户、商户数1.73万户;工银E支付客户数达1.19亿户。运营的集约化、大数据智能化升级将大幅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极大地提高业务办理自动化效率。银行经营模式必须适应新环境,必须进行转型、进化和创新,从而激发新的生命力。在银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银行的过程中,通过业务运营工厂化、集约化,大幅降低了人工参与的工作量。使大量员工从中后台转移到前台服务和营销岗位,人力资源存量潜能得到释放,提升了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改善了柜面服务响应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大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程序化交易大幅降低了投资银行传统交易员和分析师的岗位,远程移动的线上渠道开始替代实体网点的功能,营业结构功能调整、效能提升,技术创新驱动成为银行转型的重要内容。

  中国银行业一贯重视对信息化、数据化建设的投资。从银行信息化到数据化银行,不是简单的数据技术升级和应用范围扩大,而要在银行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融会贯通”,进而推动银行经营管理质态发生根本性改变。要实现运营集中、系统整合、信息共享、数据挖掘,数据化银行建设应从平台、数据、金融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平台。不仅要成为金融服务提供商,还要成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数据服务提供商,通过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交易信息、金融信息、物流信息等信息资源的积累,利用大数据处理和数学建模分析,发现市场潜在的金融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次是要打造完备的数据基础。把数据仓库构建好,包括对各种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将数据作为判断市场、精准营销、发现价格、评估风险、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实现数据共享。最后商业银行要主动融入互联网的金融变局,吸收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成果,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借助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延伸服务范围,有效提高在传统业务模式下容易被忽视的长尾客户的服务供给,有效提高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促进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提升。

  大数据和智能化在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领域的运用是未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攻坚点。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发生变化,银行的风险控制必须提升到新阶段。传统的银行风控模式依靠人工调查、授信、审批、贷后管理,依靠抵押担保来缓释信贷风险,依靠银行信贷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而经验积累需要时间甚至失败磨砺,成本甚高且耗时过久。大数据是通过模型导入全数据来做交易习惯分析,从超越习惯的异常现象中发现风险。要强化对信息维度、来源的研究分析,细化到行业、区域、个人、对手、产品、交易、时间、内容等。利用政府和中介组织、企业间、商圈的交易详细数据,结合社会失信、违约、违法数据,解决好数据源的可得、可靠、准确、及时。数据历史长度越长,准确性越高。依靠数据集成、整合分析方式对信用风险进行监控,建立数据关联、数据匹配等逻辑性分析模型。通过数据合成,相互佐证,搜集多维数据源对异常交易、异常账户、异常习惯进行判断,依此实现精准授信、精确管理。未来数据真实透明,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清晰可见,信息具历史长度的企业,会是受银行欢迎的核心客户。银行会区分信息可靠企业和复杂企业,风险越大的行业和企业所需要的信息维度也就越多,确立不同的准入方式,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实现信贷创新,做到准入精准化、审批自动化及风控模型化,更多开发线上自助融资产品,实现对客户行为需求的把握。建立统一的客户标签和客户画像,形成全景视图,推行精准有效营销,依此建立风险计量体系。确定风险偏好、集中度风险与风险限额,并确定资本合理分布。

  未来在融资领域,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会提升资产转化过程中风险的把控能力,信贷决策也是博弈过程,要超越依靠实践和失误积累经验的传统做法。通过学习积累胜败经验,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机制来判断、决策信贷;区块链技术会在支付领域发挥作用,提升支付的安全性,推进数字货币的运用;VR技术会在信贷现场调查等领域崭露头角,非结构化的图像数据为远程决策者提供身如其景的感受;智能投顾会改善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远程移动互联技术会导致传统银行营业服务模式的颠覆,

  不少人给互联网企业贴上了“创新者”、“颠覆者”的标签,同时认为银行业是个传统色彩很浓的行业。实际上,银行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向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信息化建设最早的实践者、改革者、推动者。但金融业又是一个讲求稳健甚至保守的行业,它的悠久历史就是对这种文化的褒奖。在金融业,创新与安全性、稳定性同样重要。化学元素表上传统金属都比较稳定,一直以稳定的物理状态生存于世界。一些新发现的元素昙花一现、稍瞬即逝,那些信奉“以快取胜”的市场失败者成为了这种新元素。当然,会有新进入者获得成功,他们持续创新和改进,促使银行中介业也持续创新和进化。世纪之交,曾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会在金融脱媒和网络技术的双重挤压下走向灭亡。可是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商业银行模式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进一步确立了在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除了银行业的不断变革与调整之外,更重要的还应该归功于信息技术在银行经营管理中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使得银行创新服务和风险管理模式的重构成为一种可能。大部分金融创新门槛并不高,关键在于认识、决心和执行。银行要巩固和发展中介功能优势,须尽快从支付中介、融资中介向信息中介升级。银行不是高枕无忧的,传统的经营方式、风控模式和信息数据使用越来越不适应复杂、多样、多变的经营环境。未来成功银行一定是数据大行,是数据分析、数据解读的优秀银行,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攫取价值。数据应用将从分散、被动、辅助的地位,上升为银行的经营核心和创新来源,成为银行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未来银行不是一个场所,但它一定会是不可或缺的服务。虽然世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痛苦冲击,但经济金融领域创新的脚步会因此而加快。全球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据化革命,传统意义上的银行渐行渐远,而一个更富活力与效率的数据化、信息化银行渐行渐近。对世界银行业而言,这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转身。中国银行业应当在这个历史巨变中担当先行者,用实践和努力来探索一条新路。

  作者为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

战友:探索兄弟情深与时代变迁中的忠诚与牺牲

文章来源:《财经》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