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谈判专家中的谈判秘诀,你学到了吗?

admin

  昨日下午,深圳市一家医院的护士正在准备各种医疗耗材。

  继去年深圳启动药品集团采购后,深圳医疗改革又有新动态:今年起,深圳将启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组团“团购”的模式,挤去医用耗材费用中的“水分”,在减轻市民看病负担的同时,也持续优化深圳公立医院收入结构。

  画重点

  首批试点的医用耗材包括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电生理类等高值类耗材及部分非高值类耗材;

  第二批试点的医用耗材则有骨科材料、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类、眼科材料等高值类耗材及部分非高值类耗材;

  第三批试点的医用耗材则包括神经外科类、外科补片类、口腔种植类等高值类耗材及部分非高值类耗材。

  现状:

  耗材品种多价格乱采购差异大

  和药品一样,在就医过程中,耗材也是常与市民打交道的“熟面孔”:小到打针的针筒、输液的导管,大到人工晶体、心脏支架,都属于医用耗材的范畴。而在医用耗材采购中,同类品种在材质、规格、型号等方面千差万别,在价格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医用耗材也是一个关注点,全国政协委员葛均波提案建议高值医用耗材实行全国集中招标。他举例称,以心脏支架为例,在某省招标后的市场价格为9000元/枚,而在另一个省份相同的产品价格可高达1.3万元/枚。

  同样的情况,在广东也存在,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以牙科的种植体为例,在采购报价中,价格最低的是1800元,最高的则是5220元。一方面是价格的五花八门,另一方面,现有的采购渠道的不透明,也让医院有点“蒙查查”。目前,深圳公立医院医用耗材采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采购,另一种是公立医院自行招标。从目前采购情况看,大型的公立医院大多通过自行招标采购,通过省平台的则不多。

  为何通过省平台采购医用耗材的医院不多?有医院设备科负责人称“使用麻烦”,“实际操作中,如果我们需要某种医用耗材,一般也是找代理商询问耗材在省平台上的编码,在省平台上输入编码后,还是需要进行线下沟通,待各方同意后,再通过省平台采购”。该负责人表示,在省平台的采购中,耗材的具体报价也无法看到,因此也谈不上“货比三家”,了解采购耗材的情况。

  改革:

  “团购”医用耗材,降低采购价格

  面对医疗耗材的现状,今年深圳将启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深圳力争将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医用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分别控制在10%和5%左右。

  根据深圳市卫计委提供的《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深圳将通过“带量采购、按类统购、包价包供”的方式,将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医用耗材采购成本同比改革前“明显下降”。

  在具体操作中,深圳将公开采购第三方采购代理和技术服务(以下简称“代理机构”),由代理机构组织专家编制医用耗材产品采购目录,开展品牌遴选、价格谈判等工作。而其中,品牌遴选将对现有的采购目录进行“瘦身”,在此基础上通过“团购”压缩耗材的水分空间,最终实现耗材采购成本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和药品集团采购不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分为“高值类耗材”和“非高值类耗材”两类,分别采取不同的集中采购模式。其中,对于高值类耗材,诸如血管介入类、神经外科、口腔种植类等单价价值1000元以上的医用耗材,代理机构将对比分析深圳公立医疗机构及华南地区同类医疗机构高值类医用耗材近三年来的采购信息,组织专家编制拟采购的产品目录包,并测算目录包内各产品合理的采购控制单价。在“摸底”的基础上,代理机构将组织专家结合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上一年度使用量,与供应商进行竞价谈判。

  而在“非高值类耗材”,代理机构则组织专家以深圳上一年度采购单价及采购量为基础,测算出整个目录包所有品牌产品的平均供货单价。随后,在评选供应商上,代理机构组织专家评选满足目录包品牌产品整包供应并低于单价控制线的供应商。

  据悉,在此前的深圳医疗改革中,通过药品集团采购,第二批集团采购目录内的药品综合降幅为22.57%。其中,两个生产厂家以上的竞争性强的品种降幅47.45%,抗感染类降幅36.4%。

  痛点:

  如何编制耗材目录,业界最关心

  既然要对目录“瘦身”,那也意味着现在使用的耗材品种中,有的将进入未来的采购目录,有的则将“告别”。对此,在一线工作的部分医生也有些担心。据《征求意见稿》,对于“同类同质产品目录包有效报名供应商5个以内的,原则上招选不多于3个供应商;有效报名供应商6-10个的,原则上招选不多于4个供应商;有效报名供应商10个以上的,原则上招选不多于5个供应商”。这也意味着,同类同质产品目录包,最多只有5个供应商。

  和药品不同,医疗耗材的种类繁多,如何科学地制定目录,也很有讲究。“目前省平台上的耗材目录大概有80万个,相比于药品,种类繁多。而耗材和药品不同,药品虽然品规、剂型不同,但从疗效上,还是可以做一个专业判断。但比起药品,耗材在实际使用中还涉及到规格的问题,如果分得太细,就达不到目录"瘦身"的效果,但如果分得太粗则又很难满足临床的需求。”有医院耗材采购部门负责人表示,预计下一步,深圳在规格设置上,可能会统一划一个范围,而不是细化到每个耗材的规划。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耗材市场主要分三类产品,即进口产品、中外合资和国产产品,预计在质量层次的划分上,深圳会以这三类作为参考。

  而伴随着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处理统一采购和医生的使用习惯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每个医生的使用习惯不同,比如同样的手术,有的医生对某个品牌的导管比较熟悉,有的则是另外一个。总体来说,在耗材使用上,还是有不少个性化的需求的。”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杨大志表示,目前深圳正在开展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随着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这在未来是否会对“三名工程”团队与深圳本地医生开展合作带来影响,也值得关注。

  措施:

  分三批试点目录编制“先易后难”

  对此,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启动后,医院仍旧可以通过省平台等渠道采购耗材,这既保障了医院的自主选择权,又确保了医生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征求意见稿》,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深圳尚未集中采购的医用耗材或同品规产品价格低于深圳集中采购价格,医院可在广东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采购。与此同时,公立医疗机构在年采购总额的20%以内,可以自行采购特殊、罕见但临床必需的医用耗材以及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可推广使用的新型医用耗材等,这一措施也保障了医院的自主权。

  对于如何确定采购目录,市卫计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是个难题”,也因此,在未来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实施步骤上,深圳也将先易后难。

电视剧谈判专家中的谈判秘诀,你学到了吗?

  记者了解到,首批试点的医用耗材包括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电生理类等高值类耗材及部分非高值类耗材;第二批试点的医用耗材则有骨科材料,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类,眼科材料等高值类耗材及部分非高值类耗材;而第三批试点的医用耗材则包括神经外科类、外科补片类、口腔种植类等高值类耗材及部分非高值类耗材。“我们最初是把第三批耗材放在第一批的,后来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做出了调整。总体来说,血管介入类等第一批试点耗材,在目录编制上难度较低,实操性也更强。”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上,深圳的做法也“不唯低价”,产品的质量情况、覆盖面和产品系列完整性,供应商供应保障能力、储存条件和配送及时性、准确性等因素也纳入价格谈判之中。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也要求,急用的常规医用耗材4小时内送达,急用的非常规医用耗材8小时内送达,而一般医用耗材24小时内送达,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这也保障了突发情况下对耗材的供应。

  观察

  降低医用耗材采购费用,

电视剧谈判专家中的谈判秘诀,你学到了吗?

  医患双方都可获“实惠”

  近年,深圳一直按照“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和原则,对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逐项进行调整,而本次启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工作,则是对这一思路的一种延续。

  目前,公立医院收入结构主要由医务人员技术劳务、药品、材料、检查、化验等部分组成。2012年,深圳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取消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去年,深圳通过药品集团采购改革降低药价,减少药费15.37亿元,通过第一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减少患者支出3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去年12月深圳启动的第二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将4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升价,“两降一升”之间预计患者就医支出将减少约7.54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的价格体系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偏低,造成医疗服务价格结构“脑体倒挂”,医护人员知识价值被严重低估。

  “对于患者来说,希望减轻看病负担,而作为医生而言,则希望自己的劳动有价值。如何协调这两者关系,就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深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鲍世韵坦言,以“门体静脉断流术”为例,手术收费虽然为4464元,但在手术中使用的切割闭合器费用却要一两万元,如果能降低器材的费用,腾出价格空间调整结构,这对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好事。

  “通过这样的调整,让医生更注重提升专业水平,也有利于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市人民医院二门诊主任张杰坦言,对于年轻医生来说,深圳的生活成本高,也让他们压力山大。通过调结构,让提升技术水平成为医院发展的“金字招牌”,以“技”服人,也能更好激发年轻医生在门诊中接触更多的病人、获得更快的成长,促进医院团队的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徐龙晨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作者:徐龙晨 赵炎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