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弟弟:赢得他心的终极策略指南”

admin

  【五千年历史网4月7日讯】在紫禁城散步。我最难忘的并不是三大殿(包括俗称为金銮殿的太和殿),也不是乾清官、坤宁宫呀什么的,而是后花园的一口枯井。它应该算紫禁城诸多水井里最不起眼的,光秃秃的,而其他水井大都有汉白玉石栏杆围绕,并且覆盖着遮雨的小亭子。然而它的名气却是最大的,珍妃井。一位优秀的女性的葬身之地。

  

“攻略弟弟:赢得他心的终极策略指南”

  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他的“小蜜”珍妃则被关押于紫禁城景祺阁后面的院子,从此天各一方。因为跟其他嫔妃不同,珍妃实际上已成为光绪皇帝政治上的女秘书,这是一种新角色。难怪慈禧太后要把珍妃当作势不两立的政敌来看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珍妃被打入冷宫两年之后,准备去西安逃难的慈禧命人将其推入安顺门内的水井淹死。据说慈禧寻找的是这样的借口:“洋人就要进城了,兵荒马乱,在这里万一受到污辱,丢了皇帝的体面,对不起祖宗。”

  我估计珍妃死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够看杳无音讯的光绪皇帝一眼。可惜她这最后的愿望也未能得到满足。珍妃井,掩埋着无穷的遗憾。

  听导游讲解: 珍妃的姐姐瑾妃,曾在此井北面的厢房里,布置了一个小灵堂(命名为“怀远堂”),供奉惨死的妹妹的牌位。姐妹情深。

  慈禧太后害死了珍妃,似乎挺解恨的。她恐怕预料不到:这不仅给未来的故宫博物院增加了一个令人怀念的风景点,而且她的残暴,只能使九泉之下的珍妃显得更为冰清玉洁。珍妃,中国古代王妃中很醒目的一位。在受民众的怀念程度上,类似于后来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在安魂曲的旋律中若隐若现。她惨遭不测,却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辛亥革命后,1913年,珍妃的遗骸被移置西陵崇陵的崇妃园寝,并追谥恪顺。但我觉得,应该追封她为女烈士。有人曾问我:北京除了出过大刀王五之外,是否也出过类似秋瑾的女侠?我觉得珍妃正是这样一位,只不过她不带刀罢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珍妃是一位堪与秋瑾旗鼓相当的女性人物。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动摇腐朽的封建统治的努力,并且同样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南有秋瑾,北有珍妃。连妇女都如此觉醒了,勇于反抗暴政,可见大清帝国的末日快到了。紫禁城的光环该被摘去了。

  人们已习惯了把慈禧太后视为数一数二的坏女人,幸好她身边还有过一个好女人:珍妃。两人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犹如真善美与假丑恶。珍妃身上保留了人们对美的想象与信心。珍妃的命运也俨然是美的悲剧,悲剧的概念本身,就是指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珍妃是光绪皇帝的爱妃,却被慈禧太后视为眼中钉,这种婆媳关系搞不好,还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作为一位文化较高的名门淑女,珍妃的思想观念较新潮,与支持改革的光绪皇帝琴瑟相和。这自然是很让保守派的太后看不惯,甚至猜疑光绪皇帝是被枕头风吹昏了头。

  光绪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后,无依无靠的珍妃也沦为阶下囚。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出逃之际,还没忘记自己的宿敌,她特意命令李莲英把捆绑着的珍妃推进一眼深井里,并接连抛下几块大石头。据说珍妃落井前,还在挚言劝说慈禧太后改变政治主张。这是一个弱女子,又是一个烈女子,令我联想到西方的圣女贞德,被作为异教徒在火刑柱上殉难。

  今天故宫御花园内,有一眼“珍妃井”。井已经枯了。黄泉之下,珍妃的灵魂是否无恙——依旧冰清玉洁?

  光绪与珍妃的琴瑟相和,倒是才子佳人的绝妙搭档,有几分鸳鸯蝴蝶派的影子。偏偏西太后从中作梗(如同西王母用银河拆散了牛郎织女),想变法维新的才子(光绪)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他的红颜知己呢,则被投进紫禁城的一口水井淹死。光绪与珍妃虽属封建色彩的“包办婚姻”(最初也经慈禧太后撮合并批准的),却尝到了“新式恋爱”的甜头。

  光绪很开明,想求新变革,恰恰珍妃思想观念上亦很时尚,颇能助其一臂之力,他们都以找到了梦中情人为惊喜。可惜,再浪漫的爱情花朵,也经不起凛冽的秋风摧残。珍妃井周围,落红遍地。?北京历史上较著名的爱情故事,很少能赢得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相反,很多是以悲剧(不是自己的悲剧便是别人的悲剧)来收场的。这也是我认为北京没有风花雪月的理由之一。

  勤政殿位于南海北岸,能望见延伸到湖心的瀛台。光绪皇帝曾在这小岛上被软禁了整整10年。他最想见的人莫过于珍妃。而珍妃已被打入紫禁城里的冷宫。咫尺天涯,情天恨海。望眼欲穿的光绪与珍妃,简直在重演牛郎织女的故事。南海啊南海,无形中带有银河的性质。拆散了这一对鸳鸯的,是慈禧太后。她甚至比王母娘娘还要残酷。1900年,为躲避八国联军的锋芒,她挟持光绪逃往西安,临行前下令将珍妃推进宫中的水井。珍妃至死都未能再见光绪一面,未能向情人道一声永别。

  林语堂曾将光绪比作那位戴上铁面具然后关进地牢的法国王子:“他在那里腐烂、死去,却不为人知,那小岛就在法国戛纳以外的海中。”同样,“光绪帝只在这点缀着美丽建筑群的小岛内才有自由。他是在太监们的严密看守下生活的。那些太监们晓得,他们的小命是否保全就取决于是否服从太后的旨意。他们常常换班看守皇帝,这样便无人能与皇帝密谋逃跑……瀛台中发生的一切,都会立即传进光绪的这位婶娘、专横的皇太后的耳朵。”

  瀛台,恐许是世界上最美丽(或档次最高)的牢房了。年轻的皇帝像困兽一样在画栋雕栏间徘徊,可惜连寄一封情书的权利都没有。比政治的失意更折磨他的,是难以忍耐的相思病。人间蓬莱,柳浪闻莺,丝毫也安慰不了他对自己的另一半的朝思暮想,而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珍妃,简直比月亮上的嫦娥离他更远。他能看见月亮,却看不见爱人的脸。

  在珍妃落井8年之后,在慈禧太后死去的前一天,光绪被谋杀了。其实在此之前,他的心早已死了,他的心早已碎了。

  因为这个忧伤的传说,中南海瀛台,在我眼中,虚幻如海市蜃楼。让人联想起《长恨歌》里的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绵绵长恨,属于乐极生悲。至于光绪与珍妃的生离死别,完全是大独裁者慈禧从中作梗,棒打鸳鸯,故意破坏其琴瑟相和,因而更令人同情。在强权与暴政面前,他们是弱者,弱者的爱情是由热泪和鲜血编织的。在这不同时代的两个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位置互换了:《长恨歌》里的杨贵妃死后,香魂隐居在云里雾里的蓬莱仙山;而一千多年后,中南海瀛台成为蓬莱的象征,只不过它已是丧失了爱妃的光绪帝的幽禁之地。

  惟一不变的是相思之苦,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浪漫回忆(过去的好时光),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心心相映,是爱情在现实面前的不堪一击……

  “摇摇欲坠的清帝国,由于已无学习的能力,确已衰老,渐渐消亡。顽固愚昧的女人已完全彻底地腐败。自从北京灾难性地沦陷,她本人逃往西北的西安时,已头脑僵滞、闭目塞听了。她于1902年返回北京,仍顽固不化,心中无悔,再一次将皇帝软禁在瀛台。中国人对君主立宪制的渴望又持续了十年,直到他们的耐性已被耗尽。在1908年,慈禧太后终于驾崩。”(引自林语堂《辉煌的北京》一书)慈禧不死,被缚的中华民族就无法解脱。好在这幕冗长的悲剧总有剧终的时候。【点击详情】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