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满秋中的家庭与社会责任:剧中的深刻反思

admin

城乡统筹发展网11月16日讯 文/朱芮 黄霞

牢记初心:“青鸟”的诞生与成长

2010年首次聚焦“三农”的城乡统筹问题,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积极响应“教育下乡支农”的政策号召,成立重庆医科大学青鸟支教团队,深入基层乡村,对口帮扶留守儿童,传播教育理念,助力城乡统筹发展。

随着全面脱贫攻坚战的推进,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庆医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分批派出31名精锐骨干教师下乡进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支教团队积极申请加入学校的对口扶贫工作,通过诸多探索,在原有的支教行动基础上打造出一套新的“文化下乡”的方法,共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1年时值两个一百年交汇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正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回望十二年支教历程,青鸟支教团队以乡村为基础,把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使命,同时代潮流共进退。十二年里,团队经历了三农工作推进到乡村振兴;见证了全面脱贫攻坚战从打响到完全胜利;实现了从单纯为留守儿童补习文化课,逐步丰富发展,到改变农村家长的培养观念,落实教育扶贫,开展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助力卫生帮扶等诸多内容。而未曾改变的,是青鸟支教团队永远牢记的初心。

展开全文

肩负使命:爱心支教助力城乡统筹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从2010到2021,十二个春秋,日月兼程,乡村振兴勇毅笃。贫困,曾是多数乡村摘不掉的标签;短缺,曾是农村生活离不开的字眼。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历了砥砺前行的不断变迁。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在经济、教育、卫生、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诸多方面均取得骄人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不平衡。偏远山区的整体发展与发达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输出,导致了山区农村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隔代教育”是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年迈的祖父母照顾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但很难在教育层面上为孩子提供任何帮助。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远在异乡打拼的父母往往只能选择用金钱来弥补对孩子的爱和愧疚。网络世界的诱惑无孔不入,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又如何能够抵挡?一旦失守,光阴蹉跎,他们只能收拾行囊草草踏上谋生的道路,以稚嫩的脸庞面对粗砺的现实,重复着父辈的辛酸人生。更为可叹的是,缺失管束与引导,但物质并不缺乏的他们,很难继承父辈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这十余年的支教活动中,队员们见到了许许多多迷茫的孩子,乡村中留守儿童们精神世界的匮乏让人触目惊心,很少有人能回答出自己爱好的电影、音乐、绘画作品和文学书籍。被问到想考什么大学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无法回答,在他们心中,能考进普通高中就已经非常艰难,大学则是个更加遥不可及的词汇。许多孩子能构想的未来,是16岁以后就能跟着父母进城进厂开始挣钱。

在花儿一样的年龄里,他们正在经历着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塑形阶段,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他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同样需要爱和关注。孩子们目光中偶尔闪过的忧郁与他们天真的笑脸不符,他们对长大的热切盼望与对未来的茫然形成极为矛盾的交错。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些孩子想要改变命运,必须也唯有从教育入手,拓宽视野,改变理念,他们才有可能走出“富饶的贫困”,成为有知识有理想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真正意义上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传承赓续:多元载体推动乡村振兴

支教活动更像一种传承,从彭水香楠村启程,到云阳锦屏村、酉阳铜西村,再到黔江长春村,每年都会有一群不同的医学生加入,每年前往的地点可能会有所变更,每年陪伴的村民和孩子也在不断变化。但十余年的坚守中,团队创立的初心从未改变,一届届成员的不懈追求,青鸟在不断创新中成长。到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青鸟支教团队已经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阵地化的品牌活动,得到共青团重庆市委、学校、家长及支教基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支教团队切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引领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老师们精心备课,力求孩子们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语文课上一起欣赏古诗词凝炼的美,为经典散文中描绘的亲情动容流泪;数学课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英语课上从简单的英文歌中感受发音和韵律之美;绘画、手工、舞蹈、篮球、太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还有医学专题讲座包括急救知识、徒手心肺复苏(CPR)培训、儿童心理健康讲堂等助力孩子们茁壮成长,今年我们还对孩子们进行了“科学认识新冠肺炎”和“个人健康防护”专题培训。

十余年来,我们陪伴了1000余名孩子,年龄跨度从7岁到17岁,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最初,家长们都冲着“大学生到村里来给孩子们免费补课”而来,在我们用心的陪伴中,也换来孩子们赤诚的爱。在学校里的老师身边每时每刻都围着一大群孩子,长这么大,他们第一次见到把普通话和英语都说得这么流利好听的老师,能把每一堂课都讲得生动有趣;每个人都温柔又耐心,愿意蹲下来跟他们平视交谈;从不吝啬表扬,把孩子身上每一个闪光点都描述得熠熠生辉。不论热情主动,还是害羞腼腆,孩子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们的喜爱。

引导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要拓展大人们的固有认知,改变他们的陈旧观念。支教团队课余时间在当地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通过红色故事宣讲,经典诗歌朗诵、红色观影等方式让电影下乡、让党史下乡、让广场舞下乡、让红歌下乡,丰富村民娱乐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十余年来,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支教团队已经在多地建起农家书屋,丰富文化氛围,建设书香乡村。

短短二十余天的支教虽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落后的教育问题,但水滴穿石,十年我们可以影响一代人。老师们用当代优秀大学生的魅力风采,向孩子和家长们展示了大千世界的丰富与精彩,这种精彩需要读很多书,走很多路才能获得,激励着孩子们不能过早地停下奋斗的脚步。年轻的生命在贫瘠土地上洒下热血与爱,星霜荏苒,终有一天会有种子破土而出。

香楠村连续参加三年支教的学生中有一对姐妹,当年念初中的姐姐如今在读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当年一年级的妹妹今年也同样考入西南政法大学。在目前能追踪到讯息的历年学生中,还有考入师范大学、医科大学、理工大学,也有进入大专学计算机、服装设计、车辆工程、机械制造,还有的去了中职完成职业教育培养,他们毕业后都能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年复一年,支教团队的历届青年学子领着一群群孩子,紧跟党的步伐,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将支教活动融入乡村发展,与时代背景相呼应。一代代支教成员不断开拓创新,打造多元载体推动乡村振兴。

教学相长:社会实践反哺自身成长

用足迹丈量土地,用热血谱写青春。参与支教的青年学子在活动中深入基层乡村,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用青春、智慧和爱,为老百姓办实事,充分体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成长和快乐。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注下,支教队员选拔和培养严格而精细,每一届的支教团队在校内的初选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报名,通过层层选拔,百里挑一,最后组成8-12人的团队。团队将接受为期四十九天的专业培训:晨跑、普通话、英语口语、板书、多学科教案设计、课堂掌控力、安全意识、电脑多媒体运用,甚至还有厨艺挑战。

到了支教基地后,成员们的身份迅速由学生转变为老师,繁重的教学任务,简陋的居住环境,复杂的社会规则,工作和生活中总有着层出不穷的意外状况。一群20岁左右稚气未脱的孩子,在被另一群更小的孩子依赖和需要时,短时间内被迫快速成长。

在跟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队员们领悟到了作为师长的拳拳苦心:孩子进步时满心欢喜,孩子犯错时得压抑着怒火讲道理,孩子调皮捣蛋耍小聪明时只能无奈包容,孩子伤心难过时轻声安慰耐心陪伴,孩子真情流露表达敬意爱意时内心激荡热泪盈眶。再往后,接到父母电话时,再也不嫌他们啰嗦;与师长打交道时,能学会换位思考;遇到争执时,不再仗着青年锐气针锋相对;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了几分勇气和胆量。

支教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给予即得到,老师和孩子们在相互陪伴的过程中,学说话,学做事,学做人。青年大学生从象牙塔到农村广阔天地,脚踏实地,贴近民生,切实了解基层劳动人民的需求,巩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在这段难忘经历中锻造出纯洁美好品质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不论身在任何岗位,都能闪闪发光。

无惧山高水远,不怕道阻且长,无数重医学子在这十余年中不停奔跑,突破重重困难,陪伴在一届届山区孩子的身旁。乡村振兴最重要、最关键的是产业和人才的振兴,当地孩子的教育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这需要一代代人投身奉献,允公允能,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用涓细“小我”之贡献汇聚成“大我”磅礴之飞跃,立“公”之志向,为国家偏远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回顾这十年,这只是一个节点,支教活动还会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坚守初心,重医学子将一直走在路上!

(作者分别系2021年支教团队带队教师和2010年支教团队队长)

编辑手记

这是一篇很难用现有栏目来归类的文章,它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但这个群体又是由很多个体所构成。

在二十多年前,重庆医科大学就有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是象牙塔中大学生的一种“补课”。而从2010年开始,一群学生自发地集结成一个学生社团,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走上了另一种探索之路——既是学生们对这个多元化的世界的探索,也是对自己精神成长的探索。

每一年,社团的成员都在变化,去往的乡村目的地也在变化,就连带队的老师也完成了交接棒,这是一位去年刚刚结束自己大学生活,踏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写的文章,这也是她第一次带队。编辑文章时我没有看到具体的案例,这十个暑假,几百个大学生,数千个乡村的孩子,怎会没有故事?我又约到这个团队第一次出发时的队长,那时的她是一位充满着浪漫理想的学生,现在的她是一位睿智理性的医生,但说到“青鸟”她就热泪盈眶,她有太多的话想说,这些年她跟进了很多孩子,看到了这些孩子的变化……

探讨满秋中的家庭与社会责任:剧中的深刻反思

在编辑这篇文章时,我读出了执笔者的难处,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参与者,这么多的细节,怎么去将它们讲述出来?她们没讲具体的事,而是讲述了一个关键词——“传承”,文章中讲述了青鸟支教团队的诞生,以及师生们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初心和愿景,字里行间没有去叙述他们所做的事,而是讲述了他们眼里的乡村观察,感受到了“富饶的贫困”这一现象,这是我们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中的一个亟待攻克的新堡垒。学子们的切身感受是最可贵的。

我很感触于文章中的一句话,“乡村中留守儿童们精神世界的匮乏让人触目惊心,很少有人能回答出自己爱好的电影、音乐、绘画作品和文学书籍。”每年短暂的几十天支教经历虽然不能从根源解决这些落后的教育问题,但水滴穿石,十年可以影响一代人。乡村的孩子在成长,大学校园里的孩子们在社会实践反哺中成长,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让读者得到对乡村另一个角度的观察,内心的成长和行为的促进。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